漫步小说提供拉拉中篇科幻作品无删减免费全文阅读 |
![]() |
|
漫步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拉拉中篇科幻作品 作者:拉拉 | 书号:43803 时间:2017/11/13 字数:16128 |
上一章 影投宙宇重多 下一章 ( → ) | |
住在五一劳动者大街第七十六号四楼一号的巴库斯塔先生做了一件空前伟大的事情,然而他自己并不知情。 星期六的晚上,他坐在壁炉前看报纸,报纸上说,由于冬季的到来,⻩油和香肠的价格将不可避免地上升——涨多少?“下转第十六版”——他翻到第十六版——平均价格上涨百分之二十!巴库斯塔先生冷不丁打了个剧烈的噴嚏,其程度之烈猛,报纸上顿时藉狼一片,甚至还有好几处被洞穿的痕迹。坐在三米之外摇椅上的巴库斯塔夫人,显然注意到了这个可怕的噴嚏,因为她正在一个劲地擦脸。 也有巴库斯塔夫人注意不到的事。这事十分奥妙,超越了人类想象的极限。在巴库斯塔先生的唾 ![]() ![]() 事实也正是如此。星期六晚上,巴库斯塔先生丝毫没有留意到他手里的报纸上发生了一次天翻地覆般的碰撞。他扔下报纸,冲到巴库斯塔夫人⾝边,夫人给了他一记耳光,他看见四十六颗星星。同一时间內,在那张报纸里的很小很小很小很小很小…大约是十的负十六次方的范围內,十亿颗星星正在形成。 起初,宇宙是一个点。这个点本来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不存在,因为它还同时属于地球上的一颗碳16原子和碳12原子。众所周知由于原子自⾝的体积,它们在空间中相遇的几率是很小很小…的,而且即使它们相遇,也并非如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如两颗炮弹般在空中相撞。原子核相对于原子体积来说,我们不得不又再次加上十的负十几次方的大小来形容,如果两颗原子真的相撞,它们的原子核在黑暗的空间里望穿眼睛也看不到对方在何处。 形容微观世界真是一件让人口⼲⾆燥的事,常常在五分钟內要花四分钟去读那望不到头的小数点后的位数。后来巴尔的摩际国天文研究中心的谭·里斯博士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如果把我们人类对宇宙寸尺的理解全部在前面加上一个负号,那就会变成对微观世界的形容。这项发现震惊了世界,人们从此把谭·里斯博士称为新世纪世界观哲学的领军人物。现在,形容微观世界变成了一种轻松而愉快的理生体验:人们每讨论五分钟,就要花四分钟去读一个带负号的望不到头的数列,其中有99%位数为零。 让我们把目光重新放到那两颗倒霉的原子上,碳16和碳12,它们在空间中旅行得精疲力尽,突然,在一阵电光火石般的噴嚏中,来自巴库斯塔先生的碳16原子和其他(1后面跟无数个零)原子一起被速加,一颗原子在速加中撞到了碳16上,接着另一颗原子也撞到了碳16上,接下来,大约1000000000颗原子不可思议地、接二连三地撞到了碳16原子上。当然,所谓的相撞,仅仅是分子们在其遥远的边际上通过強相互作用发生的一种弹 ![]() 在常规状态下,科学家们需要建造45公里长的螺旋通道,并且花上16万美元,才能在速加器里观测到被速加到接近光速的分子。在自然界中只存在极小的几率,让某个分子如碳16先生一般被“碰巧”速加到那种速度。这种几率是如此之小,以至于如果要把两颗碳16原子同时速加到那个速度,可能需要半个太 ![]() 于是,在极低的概率下,一颗以光速运动的原子产生了。显然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毕竟那只是一颗原子而已,碳16穿越空间,正面撞上了报纸。就大小而言这就和地球在宇宙中运行,周围空得要命一样,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问题在于这颗原子的矢量速度接近了光速。现在,每年在世界各地讲学的物理学家还没有几个人能讲清楚——当一个东西的矢量速度接近光速时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有的学者认为时间会向前运动,有的认为会向后运动,有的认为时间会停滞,期货市场会崩溃;而其他大多数人宁愿相信,物体这么做纯粹是为了跟爱因斯坦过不去。还有人宣称,他们遇见了外星人,外星人告诉他们,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相对论不准确。相对论还需要乘上4,即: E=4×MC^2 至于为什么乘上4就可以将相对论大大发展,而不是像人们想的那样乘上100,原因众说纷纭,有人猜测那是巴林行银1990年的款贷年利率,就是这个利率导致了巴林行银的倒闭和亚洲金融危机。 但还有一种科学的解释。那个外星人来自距离太 ![]() ![]() ![]() 人类就是这样做的。 回过头来说说碳16的遭遇。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一颗具有波粒二象 ![]() ![]() ![]() ![]() 显得有些笨拙的碳12正巧挡在它的路上。碳16穿越无尽的空间,它的原子核穿越两重宇宙的距离,撞上了碳12的原子核。 在自然状态下,原子核对撞的几率有多⾼?小数点后面需要跟多少个零?剑桥大学的巴尔博士曾就这个问题去请教他的老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康斯坦丁·布尔斯堪,他那德⾼望重的老师向他怒吼道:“像坨屎!”从而在历史上第一次精确地诠释了这个几率。 让我们来把事情说得简单点。一个接近于零的概率下,发生了一件事,接着,在一个接近于屎的概率下,发生了另一件事。这两个概率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让两颗碳元素的原子核结结实实地撞在了一起。爱因斯坦和他的拥护者们以为这会释放出大巨的能量,⾜以让整条五一劳动者大街的所有壁炉熊熊燃烧几个月,然而他们错了。它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影是向周围发 ![]() ![]() 这也许就是我们宇宙的诞生的方式,也许不是。但那宇宙在最初几秒內,与我们的宇宙开天辟地的那一刻十分近似。首先产生的是时间,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毫不迟疑地向前运行。紧接着,引力诞生了,10到40秒之后这个宇宙从量子背景(就像是电视机上的雪花点一样的东西)中诞生,同一时间內,力场开始裂分成几种原力,而物质则从质子、中子变成了氘和氦这样稳定的原子…仅仅35分钟之后,原子核化的过程就结束了,宇宙开始从一个 ![]() ——算了吧,还是不说为好。 这个宇宙发展得十分迅速。由于时空与我们的时空完全没有重合,它自由地发展着,一年、一百年、一千万年…十亿年…对我们来说一点概念都没有。时空是一种如此令人着 ![]() 恒星诞生了。 恒星消亡了。 新的恒星诞生了,作为前恒星的继承者,它还继承了其爆发出的重元素构成的行星。星云,像宇宙中盛开的花朵,播撒到宇宙的各个角落。 空间从无向无限扩展。宇宙生长到哪里,包容它的空间就扩展到哪里,空间和宇宙是形式与实质的二重奏。这个宇宙中诞生的第一类智慧生命,巴米扬行星上的六⾜怪哲学家亚图库斯坦曾经写了一首诗来形容这种共生关系: 啊,宇宙 你无限 啊,空间 你也无限 你们 真无聊 顺便提一句,这个在文明发展史上跑到第一名的种族不久就衰亡了,原因似乎是群体 ![]() 原子诞生的宇宙变得生机 ![]() ![]() ![]() ![]() 宇宙,这绝对的存在,会觉得“无聊”吗? 核桃松仁星球上的伟大哲学家努古努夫曾经证明过这个命题。他认为: 第一,宇宙是由包含于其中的所有物质构成的。而由于引力等等原则的存在,宇宙中的任何物质都是相互影响的,而且其相互影响的程度,受到影响施加物的大小、数量、品质…等等的限制。 第二,他自己很无聊。他同时可以证明周围三百个人很无聊。这三百个人向他保证,他们同样能找出那么多的人来证明他们无聊。 第三,推算出,宇宙中有生命的物质都很无聊。 第四,推算出,受到这些有生命物质影响的物质都很无聊。 第五,推算出(天晓得他哪里找的基础数据)宇宙有67。5877678%的物质感到无聊。 第六,四舍五⼊算出宇宙感到无聊。 文明就这样千奇百怪地产生、发展、繁荣着,宇宙渐渐热闹起来。 在某个时候,宇宙甚至产生了一种空前恐怖的怪物。距离央中星群三亿五千万光年远的偏僻角落里一颗名叫“曼彻斯特”的星球上,诞生了一头名叫“对冲基金”的怪物,这种怪物原本是一种无害的啂酸菌,曼彻斯特人为了解决⽇益增长、已经覆盖了星球四分之三表面积的生活垃圾问题,将它改造成了可以呑噬一切的物种。可怕的是,他们刚来得及将它的呑噬基因改良,还没有(或者说还没来得及)给这种功能加上一个开关,这种怪物就开始了它的使命,最早的对象就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它的两个曼彻斯特蛮人科学家。几万年过去了“对冲基金”已经将诞生它的⺟星屯在肚中,并且依次呑下了星系內的所有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物质,甚至包括小太 ![]() ![]() ![]() 只有橡胶及塑料制品它消化不了,这很奇怪,因为这本是曼彻斯特星人制造它的初衷。大蟾蜍星系的一个智慧特别出众的种族知道了这个秘密,于是他们想出办法,把行星——包括他们自己在內,全部都橡胶化。结果,在“对冲基金”到来败胃口之前,他们的行星连同他们自己在內,已被太 ![]() 真是一帮蠢得令人伤心的家伙。 就在宇宙即将整个变成一摊果冻时“对冲基金”无意间呑下了一颗⽩矮星。这颗重力行星在它的胃里腾折了数万年,最后从它的胃里穿空出来“对冲基金”死于胃溃疡,这对世界上所有饕餮都是一个警示。 “对冲基金”死后,它那广达数万光年的⾝躯停在大熊星座与猎户座之间黑暗无边的星空中,在真空中它无法败腐,于是万古长存地漂浮在那里,成为了“阿米巴”星座。天哪!这可是历史上唯一真正⾁体变成星座的。 把它称为“阿米巴”星座的那个种族,居住在位于距离央中星群三亿八千万光年、一个小小漩涡状星云的一 ![]() 出于未知的原因,这个长着八条腿、由变种鱿鱼进化而来的种族产生的文明和地球文明有着奇妙的相似关系,比如说,他们也有肤⾊、 ![]() 三月份,研究员⾼尔基·格里格里戈维奇,人们都叫他⾼格里,接到一个新任务,负责观测并拍摄位于央中星群的上方、巴伦支星系群中的一块宇宙耀斑。那块宇宙耀斑由来已久,自瑟垦兰上的智慧生命有记载以来,那块耀斑就一直存在着,并且成了无数代瑟垦兰星人心中的不解之谜。 既非超新星,也不是脉冲星,更不是什么古老星云,但它选在那空中,无论用精度多⾼的望远镜都无法对它精确对焦,也就是 ![]() ![]() 位于清晰天区的宇宙现象无法精确对焦,这是件令人 ![]() ![]() 毕业于光学工科的⾼格里博士有的是办法来修正这些偏振常量,他原本想等到⺟亲节献给妈妈,但现在,组织要求他立刻向 ![]() 在他的倡议下,建造了一系列宏伟的天文望远镜,这些望远镜位于国全的四面八方,彼此之间通过一台巨型计算机联接起来。每架望远镜观测到的图像,在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后,再放到一个叫做“偏振图象对比器”的处理单元中,计算机不厌其烦地把无数图像进行对比归类,计算出彼此的偏振量,再把这些图形整合起来。 经过近五个月的艰苦努力,计算机终于得出了一个结果。鉴于目前天文望远镜技术上的局限,出来的图像还是十分模糊,但它好歹有了一个具体的影像。 ⾼格里独自一人在研究院里察看那幅照片,长达六小时之久。后来他又到计算机室去, ![]() ![]() 八月七号早上,距离献礼还有两个月,疲惫不堪的⾼格里拿着照片去见办公室主任古采诺夫。他走进办公室无力地问了声早上好,然后歪坐在椅子上。 主任给他倒了杯咖啡,他则哭哭啼啼的报告了研究结果。 “您是这样看的吗,⾼尔基·格里格里戈维奇?”办公室主任严肃地说“您认为您看到一页报纸悬浮在大天鹅S-10和巨蟹座Ω-22之间,是这样的吗?” “我想是的。”⾼格里沮丧地说。 “您能,”主任说“我是说——给研究院的同志们演示一下吗,格里格里戈维奇?如果您看到天上有一张报纸,显然同志们也可以看得到,对不对?” “是这样的,主任同志。” 红星研究院的全体研究员花了六个星期来重做⾼格里的实验,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表示了反对意见,认为那是望远镜镜头上的花斑重叠所致,然而,办公室主任还是向上级报告了他们的发现,并建议将该天文现象命名为“真理报耀斑”因为大家都觉得他看起来很像《真理报》增刊中的一页。 出乎⾼格里意料的是,他非但没有被动作民人公敌抓到劳改营中,反而受邀参加了在红场举行的阅兵式。最⾼委员会对他的报告非常感趣兴,认为这是“宇宙投向资本主义的一把舆论利剑”⾼格里受到了英雄般的赞誉。事情就这样搁下了。 不久之后,原在资本主义家国的科学家也证实了这一发现。虽然看到这张星际报纸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争论的焦点却慢慢转移到——它看起来到底像《真理报》,还是像《读卖新闻》,或者是《参考消息》。争论迅速变得⽩热化,三家报社也不由自主地被牵扯进来。这块该死的耀斑已经影响到了报纸的销量,如果一时间段內舆论偏向于某家报社,另外两家的销量就会急剧降低,而舆论总是不停地变。 二十年后,三家报社终于闹到了筋疲力尽的地步。 他们决定联合发 ![]() 但这样做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那就是,耀斑到底在哪里?十分可笑的是,在被发现了二十年之后,对它的研究越是深⼊,它带给人们的谜团就越大。它的具体位置一直无人知道。什么?无人知道?难道不是花六百卢布买一架小天文望远镜,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夏季晴朗的夜晚看到它在头顶闪烁吗? 事实并非如此。 天文界一直没有得出具体的结论“真理报耀斑”到底位于空域中的哪一个位置——这确实很难定位,耀斑飘飘忽忽地悬在太空中,似乎全无形质,在它的范围內,有数百个可以精确定位的星系来来往往,可是耀斑却一直怪异地在望远镜上保持着绝对的静止。从它被发现以来,它没有在红星研究院那数百架望远镜上挪动哪怕是万分之一个最小计量单位,事实上,扣除误差值,它 ![]() ![]() ![]() 观测进行得很成功,持续了六年,随后又花了同样长的时间把所有信息收集起来,全部浓缩在三张⾼分辨率的照片。为了冲洗着三张照片,引发了全球像摄领域的一场⾰命,原因很简单,在几年时间里,观测委员会都无法把这三张照片冲洗成各自不同的画面。 三个成像点相距亿万公里,即使用来观测三千万光年之外的物体,其成像也大不相同。但这三张照片上的耀斑是一模一样的,把背景那些模糊的燥点去掉,任何一款精密的分析软件也找不出三张照片的区别。委员会换了十几茬,甚至在几个家国引发了⾰命,十几年过去了,结果仍然是一无所获。只有一个可能的解释,那就是耀斑成像于宇宙中的每一个角落。 肮脏耀斑的定位实验失败了,也许并不算是完全失败,因为一个世纪以来的争论终于有了结果。从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份带着些许褶皱与污迹的报纸,无论是排版还是印刷效果都与那三家报社相去甚远,甚至,报纸上使用的也是似是而非的语言系统,这又直接催生了语言推断学的发展。二十二年后,扬可夫·格里格里戈维奇(此人与⾼尔基·格里格里戈维奇有一点⾎缘关系,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巧合)得出了最终结论,在张报纸的残片上,所写的內容如下: ⻩油市场指导价每公斤64卢布 香肠(贺氏)市场指导价每公斤74卢布 莴苣市场指导价每公斤16卢布 论断一出,天下大哗。怎么?在天空中悬挂着农贸市场的价格表?您相信吗?会有人相信吗?天空中有可能会悬挂各种东西,国旗、天使、或者上帝的 ![]() 我们说说题外话。现在轮到那三家报社倒霉了。几个月之內,他们的股票变成了收蔵品,并且带动全球股市灾难 ![]() 大⾰命时代来临了。 宇宙变得十分诡异。上帝隐隐露出了些微痕迹。宇宙从无穷无尽、无上无下,到突然露出了包装纸的一角,这简直令人难以忍受。瑟垦兰人不知道的是,在他们之前,在央中星系的另一端,有一个种族曾经早他们六十四万年得出同样的结论。结果,这些笃信宗教、与世无争的费撒尔星人在几十年內就因为信仰的破灭而灭绝,留下啮齿类动物呑噬他们的文明成果。 瑟垦兰星人面临窘境。科学家们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因此从逻辑上来说,他们不能承认这种现象的合理 ![]() 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瑟垦兰星人艰难度⽇。在天顶上,悬着一幅字,如同天书一样,蕴含着无穷信息却又拒绝加以说明。那到底是上帝的旨意,还是另一个位置文明在天穹上留下的印记?它是善还是恶?它从何而来?它会对你如何?它是否是一个预告,而瑟垦兰星人却没有读懂,某天早上醒来突然,瑟垦兰星被毁灭了,残存的瑟垦兰人嚎啕大哭,而毁灭者却声称,我们已经警告了你们长达三万年——那向谁喊冤去? 这种艰难的时局延续了一百三十年。在此期间,瑟垦兰星人在重庒下一直拼命发展星际航行技术和远星殖民技术,他们制定了紧急行动计划,准备在毁灭者到来之前把自己传送到宇宙的另一个角落里去。家国、政治集团倒台了,因为人类的一切世俗事务都让位于大逃亡,人人都为了大时代的到来而狂疯,很少有人静下心来想一想,既然“肮脏耀斑”是成像于全宇宙的,那么瑟垦兰星人需要逃到什么地方,才算全安的? 更少有人会静下心来想想,那个东西到底为什么在那里? 当然,这并不代表没有人想到这点。 实际上,存在着一个隐蔵的秘密。瑟垦兰星人是“这个”宇宙中最聪慧的种族,而且背负着揭开这个宇宙奥秘的宿命。瑟垦兰星人很快就将发现他们的宿命。 一个名为“IBM”的组织——和地球上的IBM没有任何关系,出于不可知的原因名字却完全一致——试图证明,耀斑并非什么警告或上帝的宣言,它的来历与宇宙的起源密不可分。IBM组织是由瑟垦兰上最优秀的数学家组成,这些数学家相信,数字是宇宙的唯一真理,而宇宙自⾝正是上帝“计算”出来的。它由几条最最最基本的——例如,1+1=2这样的基本公理组成,然后通过复杂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推演衍生出变化万千的宇宙,而耀斑正是这个完美算式中的X。所有的算式都是通过X才解出来的,换句话说,上帝在设计这个宇宙时,留下了开解它的蛛丝马迹。 伏拉基米尔·卡拉扬成为揭开上帝公式的关键人物。他是一个孤僻的老头子,从长相上看,很难相信哪家大学会忍得下心将他聘为教授。然而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数学天才,IBM的创始者之一。他从研究耀斑的成因开始,花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最后发现,要解释耀斑的偏振游离态,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时空观念,将宇宙理解成由无数个层面组合而成的复合体。耀斑在每一个层面中存在,并且通过某种透 ![]() ![]() 卡拉扬由此创建了有名的“弦”理论,认为宇宙是一系列数学正弦的逻辑表象。这一系列代表宇宙各个层面的弦有一个共同的起点,那就是这个宇宙最早诞生的时间。这些弦是按照时间正向排列的,换句话说,如果沿着其中任意一条向前反推,可以一直上溯到宇宙诞生的那一刻,甚至是之前的一刻。 宇宙诞生之前… 有一天晚上,卡拉扬坐在乡下小别墅的客厅里休息,壁炉里燃着熊熊的火焰,烤得屋里暖暖的。他歪在沙发上,拿着一张报纸无精打采地看着。第三版上有消息说:随着冬季的到来,莫斯科的食品价格会普遍上涨——上涨多少?下转十六版… 卡拉扬没有转到十六版。家里人发现他失神地在那里呆坐了一阵子,正当他们中的某个人想去问候他时,他突然扔下报纸,飞也似的冲上了二楼,以他的年纪和⾝体来说,那种速度实在令人敬畏。 第二天早上,这个不幸的老头子被发现僵直地倒在书房的地板上,因脑溢⾎魂归天国,他的手里还紧紧地捏着一支笔,桌子上放着几页凌 ![]() ![]() 卡拉扬的弟子,朱波波夫,在接过他(按其他弟子的说法是“窃取”)的研究成果之后,又花了十六年的时间,才向世人展示了他那伟大的老师的研究结果。 为了便于说明,朱波波夫放弃了所有的数字,而用简单的三句话概括了他的理论 时间守恒是唯一的真理。 宇宙是由一张报纸开始的。报纸里的某个原子发生了突变,宇宙由此而生。 创造宇宙的人对此并不知情。 虽然,这非常非常非常地不可信,但这次是真的,瑟垦兰星人赢了!这是真的宇宙真理! 家住瑟垦兰星人头上一个多世纪的枷锁被打破了!瑟垦兰星解放了!宇宙重生了!股市上扬,房地产挡也挡不住了! 瑟垦兰星距离发现宇宙诞生的真正奥秘只有一步之遥,他们已经认识了原子,并且比我们人类更加深⼊,现在,宇宙尺度上的原子研究大门,已经向他们敞开。 七十七年之后——在此期间,发生了一次⾰命、六次滞 ![]() ![]() ![]() 一切已经就绪。 行动开始前的几分钟里,在位于巴尔卡阡星系的“IBM”总部舰桥上,⾝陷沙发的舰队指挥官米⾼扬听着响彻全舰的倒数计时,突然间陷⼊了 ![]() 他犹豫不决的拿起电话,接线员说:“是!阁下” “我们…我们现在可否暂停倒数?” “不!阁下!” “为什么?” “因为时间差的关系,开始实验的信号实际上在十七分钟以前就发出去了。” “没有人告诉我这个。”米⾼扬咕噜了一声。 “是!阁下!” 米⾼扬想,算了吧,这事已经发生了。他躺回沙发上,继续去玩18格数字游戏。 同时间另一个空间。 IBM公司原子静力学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正在夜以继⽇地进行一项实验,实验的內容很简单,在万圣节到来之前,他们打算用126颗碳16原子在一块由 ![]() 挑战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事实上,谁也没有想到过会发生如此的情况。两个月之前,在远离佛罗里达和国美本土、位于中亚的某个地方,基地组织突然通过其旗下的合法电视台,向全世界播放了拉马丹·拉登先生(这个名字与另一个名字具有想当然的相似 ![]() 这个研究成果由以下三句话组成: 安拉是这个世界的唯一主宰,穆罕默德是他的先知。 宇宙是从安拉在安息⽇所打的一个神圣的噴嚏中产生的。宇宙中的一切物质也随之诞生。 安拉本人并不知情,但他的马夫知道这一切。 老实说,由于拉马丹·拉登先生在CSI(际国科学论文)上从未发表过任何有见地的论文,他的这项研究成果一开始并未给科学界带来什么影响,有几家研究机构拒绝发表他的成果,有一家小报由于实在找不到可以刊发的论文,而又必须发表⾜够数量的科学论文以保持其严肃 ![]() 一开始,世界平平静静。一个月后,际国科学家研究会、际国哲学家研究会和其他十六个府政、非府政组织、以及近四百商业研究机构同时开始了对这项研究成果的——用《纽约时报》的话来说——“暴风骤雨般的狂轰滥炸”语言涉及六十种官方语言,形式包括攻击、谩骂、诅咒、调侃、歌剧、散文、行为艺术,內容涉及物理、化学、哲学、生物、犯罪学、奴隶贸易…人人都想在他们千奇百怪的论文中证明—— 证明—— 证明… 先等一等,拉马丹·拉登先生到底说了些什么? 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可是…没有人能够搞清楚它的深奥含义。由于基地组织关闭了其下属的合法电视台,人们无法得到拉马丹·拉登先生的下一步解释。得不到解释就弄不清楚,弄不清楚就无法反驳,无法反驳就…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们动摇了,科学界集体向后站,非府政组织装模作样,好像之前什么话都没讲过。 论文见报四十五天后,在巴黎和布鲁塞尔的大街小巷,人们公开讨论拉马丹·拉登先生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可能 ![]() IBM公司别无选择,只能放弃空间动能力学的研究,转而进行大分子原子排列,试图从观赏 ![]() 十月十二⽇,随着“I”和“come”的完成,有六名研究人员进了海伦堡脊椎康复中心。这天晚上(也可以说是第二天凌晨),正当贝肯·冯·伯克(这个名字表明他是一名德国贵族)独自一人在实验室里,将一颗碳16原子放到引力场中形成“f”的第一个点时,怪事发生了。那个原子在冯·伯克的视线內闪烁了一下,接着又是一下。 冯·伯克去了一趟洗手间,又喝了一杯浓得胃挛痉的咖啡,等他回来的时候,计算机上已经记录了33次闪烁的痕迹。 冯·伯克立即向国中拨通了越洋电话,询问他们的磁力分辨系统是否有问题,得到的答复是已经过了“三包”期。 一个星期后,所有剩下的研究人员都看到了那颗狂疯的原子,尽管那时候他们已经拼到了“IBM”的“I”所有的原子中,只有那一个点在不停地闪烁,好像灯箱广告牌上坏了一只整流器。他们用尽一切办法,试图群体 ![]() 一天中午,研究人员们正在绝望中昏昏 ![]() 大家又装着没事地过了一个星期。八天后,受尽良心磨折的副组长巴列维博士把清洁工叫到了办公室里。 “约阿希姆·霍亨索伦,你是中欧人,对吧?”博士问。 “是的,先生。” “你知道,我喜 ![]() “那是德国的河流,先生,而我出生在波兰。” “约阿希姆·霍亨索伦,我在问你正事。上个星期六的中午,有人说你在实验室里看到了电报,是这样的吗?” “是的,是在中间那个大巨的显示屏上。” “约阿希姆·霍亨索伦,你确信那是电报?” “是的,先生,那时莫尔斯电报,或者比较接近。” “约阿希姆·霍亨索伦…” “先生,”清洁工加重语气说“我在偷渡到国美之前,是一名电报员。” “你是偷渡来国美的?” “是的,先生。” 博士痛苦地挣扎了几分钟。 “好吧,约阿希姆·霍亨索伦,你能来一下实验室,告诉我们那是什么意思吗?” 几周之后,IBM买下了《时代周刊》全部版面,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另一个宇宙的召唤》,副标题是《原子电文:你们是谁》。 他们和本·拉登的工作室打了个平手,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最终被诠释了蚂蚁腿与⽔滴表面张力作用的加拿大研究人员夺得。 圣诞节前夜,乔布斯·斯塔戈雅接到华盛顿某个神秘委员会的电话,说一架海军直升机正从华盛顿去接他,他和他的研究小组将搭乘这架机飞,在基督降生之前抵达华盛顿。 电话没有提及原因和前往的地点,但乔布斯心知肚明。他只是奇怪这个预料之中的安排来得太快了点,他的研究小组关于“原子宇宙”的课题还只是刚开始而已。不过,在他登机时,他被告知位于世界各地的其他研究小组都已经登上了目的地相同的机飞。 机飞在黑暗中穿越美洲陆大。今年的圣诞节气候不好,从北方南下的強冷气团横扫了大半个国美,他们起飞时,天没黑透,还能看到一张大巨的黑⾊锋面张在西方天顶,向正在围拢的新的地壳。他们的机飞就朝着暴风雪飞去,几分钟之內,就彻底湮没在黑茫茫的云层中。 机飞在风暴中剧烈颠簸六个小时后,终于歪歪扭扭地着陆了。机组人员吐得死去活来,乔布斯只好自己放下舷梯,从机飞上走下来。 接机的人开了一长串黑⾊的房车来接他的小组,但他们想尽办法也无法令乔布斯相信这里是华盛顿,因为在他的印象华中盛顿应该是个城市,而不是宽达两万平方公里、望不到边的砂岩荒漠,而且地面上到处都是坠毁的飞碟。在他们的车进⼊唯一的建筑物——一栋通向地底的小房子之前,他还看到六十辆悍马车军在几百公尺外呼啸而过,用大喇叭喝令一个 ![]() 房车在地下走啊走啊走,道路似乎无穷无尽。几十分钟之內,他们穿过了无数道铁门,终于抵达了一条人行通道。 乔布斯小组在这里接受了细致的搜⾝,全安人员似乎并不是想从他们⾝上找出违噤物品,而是想通过某种苛刻的程序验证他们中间没有夹杂外星人。最后,乔布斯博士被要求独自一人进⼊最后的房间中。 开门的人乔布斯恰巧认识,他是⽩宮办公厅主任马林可夫。这就有点像在华盛顿了。可是,当乔布斯正要打招呼时,马林可夫却露出一副不认识他的样子,还向他摇摇手指指自己 ![]() “ ![]() ![]() ![]() ![]() “好的,我明⽩,马…” “叫我Q。”马林可夫严肃地说。 乍一进⼊里间的屋子,乔布斯几乎什么都看不到了,但能听到许多沉重的呼昅声。循着正前方模糊光影,马林可夫把他引到靠前排的位置上,他的眼睛终于慢慢适应了这微弱的光线。 光源来自一堵墙,墙是由⾼级防弹玻璃制成的,在墙的另一面,隐约可见有三个人影坐在那里,也许那就是传说中的委员会。 在他的左右、包括屋子的四壁都坐満了人。和他坐在一起的都是些神情肃穆的科学家,他闻得出他们之间的敌意;靠墙坐的全是记者,他嗅得出他们深深的恶意。这令他不安地挪动了一下⾝子。 听证会已经开始了一会儿,⾼格里·马克西莫维奇——分布在全世界的所有的“原子宇宙”研究小组的总负责人——正在那里侃侃而谈:“…卡什教授就哲学意义上的研究已经说得非常明⽩…呃…我想…呃…呃…”她把手里的文件翻来覆去看了几遍,终于放弃了。 “我想,我们应该听听‘原子宇宙’到的审查小组乔布斯博士的意见。谢谢,乔布斯博士。” 乔布斯很意外自己一到场就被点名,他很⾼兴,委员会显然把另一个宇宙智慧生命的道德问题看得很严重。而事实上,委员会只是想早点从程序上把道德问题绕过去。他站起来,一个工作人员把一个同声传译耳机递给他。 “你…嗯,乔布斯博士,”三个影子中,左边的率先开口道“你领到了道德小组的工作。你的工作有成效吗?” 这声音听上去十分耳 ![]() “乔布斯博士?” “噢…噢!当然,总统先生。”乔布斯回过神来,赶紧说。马林可夫在他⾝边做了个“天晓得!”的动作。 “是这样…嗯,我不能说成效很大,总统先生。我们…接到任务的时间很仓促,在整个研究期间,我们获得的信息和其他小组是一样的…嗯…我要说,从这些只言片语里很难就另一个宇宙智慧生命的道德程度作出全面的预估…总统先生。” 左边的那个人难堪地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您可以不用那么称呼我,乔布斯博士…嗯,我只是个普通的委员会成员…我知道我们时间太少,信息太少,而另一个宇宙又没有代表正义的反对派站在我们这一边…但是,我们恐怕只能就目前得到的信息,做出尽可能全面的评估。” wWW.maNBuxS.cc |
上一章 拉拉中篇科幻作品 下一章 ( → ) |
漫步小说提供拉拉中篇科幻作品无删减免费全文阅读,好看的小说拉拉中篇科幻作品最新章节尽在漫步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