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小说提供辽史无删减免费全文阅读 |
![]() |
|
漫步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辽史 作者:脱脱等 | 书号:10205 时间:2017/3/26 字数:5295 |
上一章 十卷 下一章 ( → ) | |
张俭 邢抱朴 马得臣 萧朴 耶律八哥 张俭,宛平人, ![]() 重熙五年,帝幸礼部贡院及亲试进士,皆俭发之。进见不名,赐诗褒美。俭⾐唯䌷帛,食不重味,月俸有余,赒给亲旧。方冬,奏事便殿,帝见⾐袍弊恶,密令近侍以火夹穿孔记之,屡见不易。帝问其故,俭对曰:“臣服此袍已三十年。”时尚奢靡,故以此微讽喻之。上怜其清贫,令恣取內府物,俭奉诏持布三端而出,益见奖重。俭弟五人,上 ![]() ![]() ![]() 邢抱朴,应州人,刑部郞中简之子也。抱朴 ![]() 马得臣,南京人,好学博古,善属文,尤长于诗。保宁间,累迁政事舍人、翰林学士,常预朝议,以正直称。乾亨初,宋师屡犯边,命为南京副留守,复拜翰林学士承旨。圣宗即位,皇太后称制,兼侍读学士。上阅唐⾼祖、太宗、玄宗三《纪》,得臣乃录其行事可法者进之。及扈从伐宋,进言降不可杀,亡不可追,二三其德者别议。诏从之。俄兼谏议大夫,知宣徽院事。时上击鞠无度,上书谏曰: 臣窃观房玄龄、杜如晦,隋季书生,向不遇太宗,安能为一代名相?臣虽不才,陛下在东宮,幸列侍从,今又得侍圣读,未有裨补圣明。陛下尝问臣以贞观、开元之事,臣请略陈之。臣闻唐太宗侍太上皇宴罢,则挽辇至內殿;玄宗与兄弟 ![]() ![]() 书奏,帝嘉叹良久。未几卒,赠太子太保,诏有司给葬。 萧朴,字延宁,国舅少⽗房之族。⽗劳古,以善属文为圣宗诗友。朴幼如老成人。及长,博学多智。开泰初,补牌印郞君,为南院承旨,权知转运事,寻改南面林牙。帝问以政,朴具陈百姓疾苦,国用丰耗,帝悦曰:“吾得人矣!”擢左夷离毕。时萧合卓为枢密使,朴知部署院事,以酒废事,出为兴军国节度使,俄召为南面林牙。太平三年,守太子太傅。明年,拜北府宰相,迁北院枢密使。时太平⽇久,帝留心翰墨,始画谱牒以别嫡庶,由是争讼纷起。朴有吏才,能知人主意,敷奏称旨,朝议多取决之。封兰陵郡王,进王恒,加中书令。及大延琳叛,诏安抚东京,以便宜从事。兴宗即位,皇太后称制,国事一委弟孝先。方仁德皇后以冯家奴所诬被害,朴屡言其冤,不报。每念至此,为之呕⾎。重熙初,改王韩,拜东京留守。及迁太后于庆州,朴徙王楚,升南院枢密使。四年,王魏。薨,年五十,赠齐王。子铎剌,国舅详稳。 耶律八哥,字乌古邻,五院部人。幼聪慧,书一览辄成诵。统和中,以世业为本部吏。未几,升闸撒狘,寻转枢密院侍御。会宋将曹彬、米信侵燕,八哥以扈从有功,擢上京留守。开泰四年,召为北院枢密副使。顷之,留守东京。七年,上命东平王萧排押帅师伐⾼丽,八哥为都监,至开京,大掠而还。济茶、陀二河,⾼丽追兵至。诸将皆 ![]() 论曰:张俭名符帝梦,遂结主知,服弊袍不易,志敦薄俗,功著两朝,世称贤相,非过也。邢抱朴甄别守令,大惬人望,两决滞狱,民无冤滥。马得臣引盛唐之治以谏其君,萧朴痛皇后之诬,至于呕⾎。四人者,皆以明经致位,忠荩若此,宜矣。圣宗得人,于斯为盛。 部分译文 张俭,宛平人,生 ![]() 统和十四年(996),举进士第一,调任云州幕官。按旧例,皇上经过之处,当地长官应该有所贡献。圣宗到云中游猎,节度使奏称:“臣辖区內没有什么特产,只有幕僚张俭,为一代之宝物,希望能将他献上。”在此之前,皇上曾梦见有四人侍奉于⾝旁,赐给他们食物每人两口,待到听说了张俭之名“俭”字,方才恍然大悟梦兆应在张俭⾝上。于是召见他,他仪容举止质朴无华;问及谋⾝治世之事,便当面口奏三十多件事。从此特别受皇上青睐,历任清⾼显贵之职,号称明智⼲练。 开泰年间,累迁同知枢密院事。太平五年(1025),出京任武定军节度使,移镇于大同。六年(1026),⼊京任南院枢密使。皇上正宠爱倚重于他,参知政事吴叔达与张俭不合,皇上发怒,出贬叔达为康州刺史,拜张俭为左丞相,封韩王。皇上病重,张俭接受遗诏辅立太子,这便是兴宗,赐张俭为贞亮弘靖保义守节耆德功臣,拜为太师、中书令,又加尚⽗,改封为陈王。 重熙五年(1036),兴宗皇上亲临礼部贡院以及亲自试考进士,都是张俭打点。进见时不直呼其名,并且赐诗加以褒奖称美。张俭只穿耝丝织成的绢帛,每餐只食一菜,按月发的俸禄有节余的,便拿来接济亲朋旧友。一次正当冬天,在皇上歇息之便殿奏报事务,皇上见他袍子破旧,暗里派近侍用火夹穿个洞做上记号,每次见到他都没有换下来。皇上问其缘故,张俭回答说:“我穿这件袍子已经三十年了。”当时崇尚奢侈华丽,所以用这种做法微言讽喻皇上。皇上怜悯他清贫,让他任意取用內府物品,张俭奉诏后只拿了三匹布出来,因此更加受到嘉许重用。张俭有五个弟弟,皇上想一并赐给他们进士及第出⾝,张俭坚决推辞。有司捉住了八个盗贼,已经斩首之后,才又捉拿到正犯。被斩首者的家人申诉冤曲,张俭接连三次请求审理。皇上大怒说“:你难道想要朕偿命不成?”张俭说“:八家老小冤苦无告,如果能稍稍加以存问抚恤,使他们能够收尸下葬,就⾜以安抚活着和死去的人了。”皇上于是听从了他的建议。张俭任丞相二十多年,对皇上大有辅弼补益之功。 辞官归家,适逢宋人来信文辞不按礼节,皇上准备亲征。到张俭家中,尚食官吏先前往准备膳食,张俭推辞;进献葵羹汤饭,皇上吃得很美。然后便问他以对策,张俭极言陈说战事利害,并且说:“只需派一名使者责问就行了,何必劳驾皇上远征?”皇上听了很⾼兴,就作罢了。又亲临其家中赐宴,用过的器物珍玩都送给他。二十二年(1053)逝世,终年九十一岁,敕令葬于宛平县。 马得臣,南京人。好学,博通古事,尤其擅长做诗。保宁间(969~979),历任政事舍人、翰林学士,常常参与朝议,以正直著称。乾亨初,宋军国队多次犯侵我国边境,皇上命他为南京副留守,又拜为翰林学士承旨。 圣宗即位,皇太后临朝称制,马得臣兼侍读学士。皇上阅览唐⾼祖、太宗、玄宗三朝《本纪》,得臣便摘录其行为值得效法者进呈之。待到随从皇上伐宋,进言对投降的不可杀,逃走的不可追,二三其德者则另当别论。诏令依他所说去做。不久兼任谏议大夫,知宣徽院事。 当时皇上打鞠。。没有节制,得臣上书谏曰“:臣私下里考察房玄龄、杜如晦,隋末的书生,先前未遇太宗,怎能成为一代名相?臣尽管不才,陛下在东宮时,有幸列为侍从,现在又得以伴圣上读书,可惜对于您的圣明没有什么补益。陛下曾经以贞观、开元之事问臣,臣请大略陈述之。臣听说唐太宗事奉太上皇宴饮结束,则挽辇车至內殿;玄宗与兄弟们 ![]() ![]() ![]() ![]() 萧朴,字延宁,国舅少⽗房之族。⽗萧劳古,因为擅长做文,成为圣宗的诗友。萧朴幼时便显得像个练达持重的人。成年之后,博学多智。 开泰初,补为牌印郞君,任南院承旨,暂管转运事,不久改任南面林牙。皇上以政事问他,萧朴详细地陈说百姓之疾苦,家国用度之充盈与短少,皇上⾼兴地说“:我得到德才兼备的人了!”提升为左夷离毕。当时萧合卓任枢密使,萧朴知部署院事,因为饮酒旷废公事,出贬为兴军国节度使,不久召任为南面林牙。太平三年(1023),任守太子太傅。次年(1024),拜为北府宰相,迁任北院枢密使。当时太平已久,皇上留心于笔墨,开始制作谱牒以区分嫡出庶出,因此因争论嫡庶而诉讼之事纷起。萧朴有为政之才,能窥知皇上之心意,陈奏总是合乎皇上之意,朝廷大政议事大多由他来决断。封为兰陵郡王,进位为恒王,加中书令。及至大延琳叛 ![]() 兴宗即位,皇太后摄政,家国大事一律托付其弟萧孝先。正逢仁德皇后因为冯家奴诬陷而被杀害,萧朴多次上奏陈说其冤枉,皇太后没有答复。萧朴每当想到此事,往往为之呕⾎。重熙初年,改封为韩王,拜为东京留守。及至迁太后于庆州,萧朴徙封为楚王,升任南院枢密使。四年(1035),封为魏王。不久逝世,终年五十岁,赠封齐王。子萧铎剌,国舅详稳。 耶律八哥,字乌古邻,五院部人。幼时聪明敏慧,看书时过一遍便能背诵下来。 统和年间,因先人业绩任为本部吏,不久,升任闸撒犭戊(即抹里司官,掌宮卫之噤者),接着又转任枢密院侍御。适逢宋将曹彬、米信犯侵燕地,八哥因为随驾作战有功,提升为上京留守。 开泰四年(1015),召为北院枢密副使。不久,留守东京。七年(1018),皇上命东平王萧排押率军攻⾼丽,八哥担任都监,到开京,大肆抢掠而回。渡茶、陀二河时,⾼丽追兵赶到。诸将都想让敌人渡过两河再行攻击,只有八哥认为不好,说:“敌人如果渡过两河,必定拼死作战,这是个冒险措施;不如在两河之间攻击之。”排押听从他的话,与敌 ![]() 次年(1019),回到东京,奏称渤海承奉官应该设官加以统领,皇上听从他的话,设置了都知押班。后来因为追论茶、陀之战的失败,削夺其使相之职,降为西北路都监,不久去世。 Www.MAnbUXs.CC |
上一章 辽史 下一章 ( → ) |
漫步小说提供辽史无删减免费全文阅读,好看的小说辽史最新章节尽在漫步小说网 |